马云都搞不定的路径识别,到底是什么?
时间:2018-06-23

马云爸爸在我们心中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
前段时间在高速公路上推出的车?#32856;?/FONT>
让高速公路收费离开了现金
尽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
但是马云爸爸似乎又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
车?#32856;?#20351;用出入口车牌识别作为收费依据
就决定了车?#32856;?#27809;?#26032;?#24452;信息
就算用?#21482;?/FONT>GPS信息做路?#37117;?#24405;
如果利用APP作弊或者?#21482;?#20851;机
依旧无法记录路径信息
无法做到按照精确路径收费?#22836;?#29992;拆分
也不符合国家推行的‘营改增’需求
为什么‘营改增’需要路径识别?
为什么‘营改增’需要高速公?#26041;新?#24452;识别?
为弄清楚这个问题
我们需要先弄清楚高速路网的组成

高速路网中包含很多高速路段
车辆在高速路上行驶的时候经常会行驶到不同的路段
收取的费用需要精确拆分给各路段的业主
如果高速路没有车辆行驶路径的识别能力
将很可能出现业主之间的费用拆分纠纷
2016年,国家《关于全面推开营业?#26696;?#24449;增值税试点的通知》发布
强调‘服务流’、‘资金流’、‘发票流’需要做到‘三流合一’
高速公路作税收重点行业,也需要进行营改增整改
交通部发布《关于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抵扣有关问题的通知》
明确表示高速公路必须进行精确的路径识别
以其为基础的高速公路收费?#22836;?#29992;拆分
才能保证高速收费的‘三流合一’
根据?#30340;?#19987;家评估,从整改需求来看
路径标识成功率需要在99.5%以上
才能解决上述问题
2018年3月
交通部办公厅发布的通知中明确表示
需要用5.8GHz路径识别技术
作为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建设的解决方案
全国建设5.8GHz路径识别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
5.8GHz路径识别如何发明和成熟?
2012年
?#30340;?#19987;家就提出了用已经成熟应用于OBU的
5.8GHz的DSRC技术作为路径识别技术方案
当时很多人以为
5.8GHz的CPC卡就是将OBU拍扁就可以了
但是实践证明
事实却并不是那样简单

无线通信就像人与人之间对话一样
要想听到别人说的话
必须要保证说话人说的‘大声’
听说话的人也不能是‘聋子’
5.8GHz多路径识别方案存在双向通信
要实现该技术方案必须要先解决
CPC卡的‘听力’问题和‘寿命问题’

5.8GHz的CPC卡的尺寸小,电池的储电量小
为保证使用寿命,需要尽可能的节能
5.8GHz的CPC卡需要用微波唤醒机制
就是只有在需要标识的时候卡片才被唤醒工作
其余时候卡片均处在深度休眠
才能最延长CPC卡使用寿命

另外,CPC卡不像OBU一样正对着天线
它会存在在?#30340;?#30340;?#25105;?#20301;置
也会被车辆遮挡信号
它的唤醒灵敏度要求比OBU高很多
就是说CPC卡的‘听力’要非常好
才能正常完成标识

由于5.8GHz的频率高波长长
空间衰减大
找了很多所高校致力于这些技术难题的攻克
都没有明显的进展
甚至有人下结论说5.8GHz路径识别方案
根本就做不到商用

据公路指挥室在青岛的了解
这个方案在2013年有着巨大的突破
成谷科技以高灵敏度中频唤醒技术
成功突破CPC的高唤醒灵敏度的难题
解决了CPC卡的‘听觉障碍’
第二年,成谷科技又用双极化全向天线技术
完成CPC卡接收全向性的优化
解决了CPC卡的‘听觉’的‘方向性障碍’
使CPC卡在‘听力’和‘寿命’上满足商用需求
2014年6月,相关单位
以5.8GHz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
申请交通部专项科研课题
2015年8月,发布了
《收费公路联网收?#35759;?#20041;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》
在行?#30340;?#25152;有精英的共同努力下
5.8GHz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方案
终于成为了国家统一技术要求之一

另外,相关人?#23458;?#38706;
2016年初,成谷科技突破路径标识天线的智能并行交易技术
在ITSC车道测试的标识成功率实现99.9%
至此,5.8GHz路径识别技术已经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
结合3?#36335;?#20170;年交通部办公厅颁发的通知
全国已经开始5.8GHz路径识别系统的测试与建设
5.8GHz路径识别技术在全国大规模商用
已经正式进入倒计时!